在运动领域,关于拉伸是否要到局部疼痛才有效果这个话题,一直备受争议,许多人认为只有感受到疼痛,才能说明拉伸到位,达到了预期的效果,事实真的如此吗?
我们需要明确一点,拉伸的目的是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活动范围,预防运动损伤,并促进运动后的恢复,如果在拉伸过程中过度追求疼痛,可能会适得其反。
当我们拉伸到局部疼痛时,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肌肉和韧带所能承受的正常范围,这可能会导致微小的损伤,长期如此,不仅无法提高柔韧性,还可能引发肌肉拉伤、韧带撕裂等严重的损伤。
如何进行有效的拉伸呢?正确的拉伸应该是在略有牵拉感的基础上,保持 15 - 30 秒,在这个过程中,呼吸均匀,逐渐放松身体,对于不同的肌肉群,拉伸的方式和程度也有所不同,对于大腿后侧的肌肉,我们可以采用站立位的体前屈;对于肩部肌肉,可以进行手臂的环绕和伸展。
拉伸的时机也很重要,运动前的拉伸应该是动态的,主要是为了激活肌肉和关节,为即将开始的运动做好准备;而运动后的拉伸则应以静态为主,帮助放松紧张的肌肉,减少肌肉酸痛和疲劳。
需要注意的是,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柔韧性都不同,因此在拉伸时要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调整力度和幅度,如果在拉伸过程中出现疼痛,应立即停止,并咨询专业的健身教练或医生的建议。
运动拉伸并非要到局部疼痛才有效果,适度、正确的拉伸方式才能真正为我们的运动和健康带来益处,让我们摒弃错误的观念,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拉伸,享受健康运动带来的快乐。